足彩胜负14场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风采 · 正文

学院风采

农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
发布日期:2024/11/21 09:10:24 点击量:

一、学院简介

农学院是2013年在原化生农系基础上组建的二级学院,现开设农学、生物科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植物保护、药学5个本科专业。贵州省一流专业1个(农学),拥有贵州省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创新中心、贵州省甘薯工程技术中心、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蛋禽工程研究中心、贵州省教育厅功能材料与资源化学特色重点实验室、贵州省昆虫信息系统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黔中特色高效农业植保信息化重点实验室、农业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贵州省科技厅特色果树品种展示与农科教融合创新基地等8个研究平台,市级科技创新团队2个。

农学院现有教师52名,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9人,学历层次上:博士23人,在读博士2人。其中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1人,省级科技特派员3人,市管专家3人,安顺市中青年优秀专业技术人才3人,贵州省高层次人才“千”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对象7人。

2016年以来,农学院申报立项科研项目90项,其中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省级项目15项、厅级项目50项、横向项目11项,累计科研经费1616.6万元;主编教材/著作5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中文核心及以上期刊100余篇,SCI收录60余篇。



二、学院办学成效

(一)教学方面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灵魂的塑造者。农学院教师将“三农”情怀作为文化育人内核,厚植专业教育和思想教育。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

近三年,教师教育教学成效显著。省级“一流课程”(“金课”)认定5项,校级“一流课程”(“金课”)认定4项;省级教改项目2项;省级思政项目1项,校级思政项目认定3项。荣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荣获省级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1项,荣获校级青年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2人、三等奖1人。

(二)科研方面

通过科研反哺教学,将科研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育人资源,进一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从而拓宽学生专业视野,启迪学生创新思维,助力高素质农业创新人才培养。

三年来农学院教师承担国家级、省部级以上自然科学研究项目28项,其中,国家级项目6项。发表高水平论文55篇。在国家级、省级学术会议上作大会报告9次,举办省级学术会议3次。教师的科研水平明显提升,以科研促教学、以科研反哺教学的氛围日渐浓厚。



(三)育人成效

建立健全“三全育人”体系,实现全过程育人、全员育人和全方位育人,为社会培养“爱农、知农、兴农”的高素质应用型农业人才。

1.思想教育方面:近三年,农学院获省级优秀班集体1次,省级优秀班干部3人,省级三好学生6人,涌现出段雪滢、盘重阳等一批热爱基层、服务基层的优秀毕业生。学生参军入伍积极性逐年增强,近三年共参军入伍学生8人。


我院优秀毕业学生在全省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上获“优秀个人 ”


2.服务“三农”方面: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以致用。农学院学生团利用假期等课余时间服务基层共计446人次,其中组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17次,各级各类志愿者服务37人次,累计志愿者服务时长2310小时。



3.科研创新方面: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培养成效显著。三年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共立项101项,其中国家级14项,省级87项,经费合计82.2万元。SRT项目共立项12项。学生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9篇,获批专利4项,获各级奖项15项。



三、学院办学特色亮点

学院以“新农科”的新要求、专业培养目标为着力点,依托贵州省教学改革项目,立足实习实践平台,以知农、爱农、兴农的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以培养学生科研思维、创新思维、应用思维为突破口,以科教融合与产教融合为双轮驱动,构建了以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两个教学维度,耦合产业需求、整合教学内容、融合教学模式、结合课程思政教学全过程育人、混合教学形态的创新教学改革,深化深化“产教学研用”五位一体融合联动,强化供需对接,协同育人机制,为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阶性,开展了教学创新实践。

(一)重构课程体系,强化理论与实践内容的融通。

1.整合优化实践内容,构建实践课程模块群,创新教学方式。坚持目标导向,对接产业人才需求,科教产教融合为双驱动,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整合优化课程体系,构建认知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和社会实践模块课程群,如基础课程实践、特色农业模块(贵州十二大产业)、智慧农业模块、农害防治与管理模块等。

2.改革考核评价机制,提升实践应用能力培养效果。构建以应用型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考核评价机制。考核评价将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师生评价与生生评价相结合,形成多阶段、多能力、多方式、全过程的考评体系。



(二)多元化协作,强化供需对接,发挥质量监控的协同育人新机制。

足彩胜负14场: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安顺市农业科学院建立产学研合作的“3+1”培养模式,即前三学年在学校进行课程学习,最后一年在科研单位完成实习与毕业论文;自2022版培养方案采用“1+2+1”模式,即学生在第一学年结束后进行专业分流,在第二、三学年进行专业课程学习,最后一年在科研单位完成实习与毕业论文。

依托校内八大实践基地与研究中心,校外政府、科研院所、企业、事业单位等二十多个实践基地、学生实践大赛,落实“双实双创”行动计划,形成“产—教-学—研-用”相结合,平台建设、项目研发、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的新机制,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社会需求为导向,学科、专业与行业对接


农学院实验平台


(三)思政育人贯穿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全过程。

本成果始终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以学生为中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结合学科发展特色及优势,秉承“一二三四八”思想政治思路,围绕高质量落实“立德树人”的一个目标,坚持“两项职能”“三项工作”,在“四四理念”指导下,构建“八业路径”,深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落实“五育并举”,厚植学生的“三农”情怀。


多元化协作育人机制

地址: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学院路25号

校办电话(传真):0851-33413582

校招生办电话:0851-33245016

邮政编码:561000

电子邮件:asxydzbgs@163.com

版权所有?安顺学院   管理部门:宣传部、网络中心   网站安全隐私说明

ICP备案号:黔ICP备09002237号-1   贵公网安备 520402020000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