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彩胜负14场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风采 · 正文

学院风采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以赛为径,全面提升师生创新创业能力和水平
发布日期:2024/11/20 10:39:34 点击量:

一、学院简介

安顺学院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起源于1977年贵阳师范学院安顺分院理化科,1978年成立物理科,1980年教育部批准建立安顺师专,1984年成立安顺师专物理系,1994年更名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物理系,2006年教育部批准成立安顺学院,2008年更名为安顺学院物理与电子科学系,2013年院系调整组建安顺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2021年学科调整后成立安顺学院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已有40多年历史,是足彩胜负14场:历史悠久的院系之一。

学院设有物理学、电子信息工程、材料物理、飞行器制造工程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5个本科专业,其中物理学、材料与航空是两个校级重点支持学科;拥有贵州省高校航空电子电气与信息网络工程研究中心,贵州省高校集成攻关大平台,贵州省高校电子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和省级人才基地。学院拥有实验室面积近3000平方米,实验仪器设备总资产2000余万元,建有机电产品失效分析研究中心、航空材料分析测试中心和航空材料表面处理中心等校级实验平台。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1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20人,高级实验师1人,高级工程师1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2人,贵州省“千层次”人才5人,安顺市市管专家6人,安顺市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安顺市中青年优秀专业技术人才4人。近三年,荣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成果奖二等奖1项;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部级项目1项、地厅级项目8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级集成攻关大平台项目1项,省教育厅百校千企“揭榜挂帅”项目1项,参与贵州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安顺工业支撑计划、安顺市科技计划项目等项目4项,横向项目7项,科研经费累计到账246.7万元,发表学术论文56篇,其中SCI收录30余篇,1区3篇,2区5篇;申请专利11项,授权发明专利5项,转让专利30余项;出版专著1部。

学院与贵州飞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中航重机股份有限公司、贵州安大航空锻造有限责任公司、贵州风雷航空军械有限责任公司、贵州新安航空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和贵州安吉航空精密铸造有限责任公司等20余家企业和学校建立合作关系,为航空装备基础产业服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

二、学院办学成效

学院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各种科技创新活动,并在教师指导、资金、实验平台等方面提供有效支持,学生积极性高,成果丰硕。近三年,获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35项,其中国家级14项;省级21项。各类学科竞赛获奖153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4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7项;省级一等奖10项、二等奖30项、省级三等奖66项。

近三年,68名学生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64名积极分子和67名发展对象经党校培训考试结业,211名团员或者团员干部经团校培训教育顺利结业,25名团干参加“青马工程”培训教育顺利结业;“道德讲堂”共开讲5期66场;15名同学入选西部计划,5名同学入选特岗教师,在贵州各地贡献青春力量;27名同学光荣入伍,携笔从戎报国;105人获“三好”学生(其中省级“三好”学生4人)、46人获优秀学生干部(其中省级优秀学生干部 3 人)、校级先进班集体3个、42人获优秀毕业生表彰(其中省级优秀毕业生 6人)。

学院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走出校园、服务社会。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如全球青少年人工智能普及活动、安顺市青少年等级考试、安顺市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等志愿服务;组织学生到中学开展科普课程讲授、科技竞赛指导等工作;围绕科普教育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近三年,有近百名学生参与科普教育相关的志愿者服务;有30名大学生参与中学科普教育,服务中学生500人;科普有“Young”志愿服务团在“多彩贵州”2023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专项活动中被评为贵州省优秀实践成果、优秀团队。


获奖证书


讲解科普课程


三、学院办学特色亮点

以赛为径全面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结合地方本科院校自身实际,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构建教育培育体系、拓展实践渠道,全面深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形成一套在全校范围内具有一定推广应用价值的创新创业人才教育模式。

首先,学院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了重大改革。结合学院专业特点,探索并实践了“理论+实践+创新”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在课程设置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学院还积极与企业合作,共建众创空间,为学生提供足彩胜负14场的实践机会和创新创业渠道。

同时,学院还结合实际情况,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育体系,形成了以“意识培育”为基础,以“苗子选育”为路径,以“协同共育”为特色的三级培育体系。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三大工程:一是构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在意识培育阶段开设通识类创新创业课程;苗子选育阶段开设创新创业活动训练课程;协同共育阶段开设创新创业训练专项提高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二是搭建实践平台:开放电子制作实验室、3D打印实验室等,构建院级创新创业实验实训平台;拓展校校、校地、校企协同共育项目孵化平台,为学生提供足彩胜负14场的实践机会和创新创业资源。三是培育师资力量:通过培养“学院派”创新创业教师,引入外部“实战派”行业导师等方式,提升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能力。

推行“1+3+N”创新创业实践培育模式,其中“1”是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院每年重点培育10项国家级和省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并为学生提供指导服务。“3”是指“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3项权威赛事,学院鼓励学生积极参赛,以赛促训,提升创新创业能力。“N”泛指国内外其他创新创业专项比赛。广泛宣传学校参赛资助政策和奖励办法,鼓励师生积极参与专业相关赛事,以赛促教。

通过实施上述举措,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在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近三年,我院学生共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35项,其中国家级15项,省级20项,发表论文3篇,授权专利4项;获省(部)级以上竞赛奖励共15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项27项,省部级奖项100余项。


学生获奖证书

地址: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学院路25号

校办电话(传真):0851-33413582

校招生办电话:0851-33245016

邮政编码:561000

电子邮件:asxydzbgs@163.com

版权所有?安顺学院   管理部门:宣传部、网络中心   网站安全隐私说明

ICP备案号:黔ICP备09002237号-1   贵公网安备 52040202000067号